外国语学院组织召开《川苗的歌谣和故事》系列书籍翻译整理工作推进会

发布时间:2019-05-1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为确保外国语学院承担《川苗的歌谣和故事》科研翻译项目的顺利开展,5月10日下午,宜宾市珙县苗族文化研究协会杨秘书长、陶小平副会长、杨友元副会长一行受邀到我校外国语学院参加了《川苗的歌谣和故事》系列书籍翻译整理工作推进会。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赵亚玲、川苗文化翻译项目负责人张小红及翻译组成员共同参与会议。

77FF

 赵亚玲副院长代表外国语学院对杨代琼秘书长一行前来交流表示热烈欢迎,并对珙县苗研会在翻译项目进展过程中的大力支持表示真挚的感谢。《川苗的歌谣和故事》系列书籍翻译整理工作是珙县苗研会2019年苗族文化重点项目,该项目通过公开招投标由宜宾学院中标,并由宜宾学院外国语学院实施。这是近年来川内校地合作中唯一涉及苗族文化的重要项目。项目主要内容是翻译美国芝加哥大学宗教心理学硕士、人类学博士葛维汉(David Crockett Graham)先生的英文版《川苗的歌谣和故事》系列书籍,并将翻译成果印刷成书,用于研究川南苗族早期文化。

根据推进会反馈情况,该项目推进顺利,翻译工作进度已经过半,能确保2019年底全面完成翻译整理成书。本次推进会重点是解决项目翻译整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便于下一步工作的有序开展。

会上,陶小平副会长对项目组的翻译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同时,他还指出在苗族古歌和神话传说故事中,神名、人名、地名众多,习俗礼仪程序复杂,尤其是没有任何专门资料可以查询和佐证的情况下,这些神名、人名、地名及习俗礼仪程序是翻译工作中难度较高的节点问题。随后,三位苗文化专家与翻译人员进行现场交流答疑,结合苗族古歌语境和故事场景分析当年搜集编著者所记录的内容,切实解决翻译工作中形意结合等问题,既保证不失少数民族地方文化特色,又努力确保尊重古籍文化书籍原意的表达。最后,陶小平副会长还鼓励大家大胆的将翻译工作进行下去,对存疑的地方做好归类记录,以便于后期再次开展集中讨论。

《川苗的歌谣和故事》系列书籍,既是珍贵文物,又是深入了解和研究本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著作,这些著作的翻译整理,将极大地填补早期记录川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文化习俗的空白,对进一步研究以珙县为中心的川南苗族早期语言文字及民间文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