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作为外国语学院的学生,英语翻译是一项必备的技能,然而对于不少学生来说,英语翻译非常难且容易出错。遇到英汉互译中的“假朋友”( Flase Friends)时,容易掉入它的陷阱。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有关中文译文与真正英语意义的区别,外国语学院樊军老师于2018年9月26日晚上七点在第二教学楼502教室举行了“英汉翻译中的“假朋友”现象”讲座。此次讲座面向外国语学院全体学生,我院曾芸老师、徐慢老师、段志高老师出席了本次讲座。

首先,樊军老师用“I jump, you jump.”的简单例子引出本次讲座主题,不仅活跃了现场的气氛,更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翻译准确的重要性。随后樊军老师又通过分析汉语与英语之间的联系引出翻译的难点之一——“假朋友”,并列出误译的两个句子及橘和枳的有趣例子,讲述了“假朋友”现象产生的原因及五种情况。在揭开“假朋友”的真面目——形同义异后,樊军老师就其中的“义”字展示了它的七种类型。顺着同学们的兴趣,樊军老师清楚而又细心地介绍了“假朋友”的八种分类。最后,就如何把“假朋友”变成“真朋友”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此次既具有专业性,幽默风趣的讲座,让同学们在欢乐中学会翻译的技巧,避免进入外语学习中的盲区,寻求一条准确、有效的道路,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英语学习翻译能力和水平。
外国语学院新闻网络中心
2018年9月27日
(编辑:李茂 摄影:吕楠 陈威君 税诗然 审核:刘清艳 曹晓琳)